10月18日,由中國硫酸工業協會主辦,無錫中聯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溧陽中聯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4年硫產業鏈秋季市場交流會”在江蘇溧陽隆重召開。來自硫產業鏈上下游生產企業、貿易公司、咨詢機構、專業協會、專業媒體等發言嘉賓及參會代表100余人參加本次會議。
中國硫酸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廖康程做了題為“我國硫酸市場運行情況及展望”的報告,他指出,2023年底我國硫酸有效產能1.35億噸,同比增長4%,較5年前增長超1200萬噸。我國硫酸產能主要分布在云貴川鄂四個磷資源省份,以及山東、江蘇這些化工大省,以及內蒙古、廣西、安徽等冶煉產能大省。2023年我國硫酸新建產能總計721.8萬噸,同比上升174.3%。2023年,全國硫酸產量1.11億噸,同比增長4.2%。2023年我國硫酸行業平均開工率為82.8%,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據海關統計,2023年我國出口硫酸250.7萬噸,同比下降31.2%;平均出口價23.8美元/噸,同比下降79.6%。我國進口硫酸32.2萬噸,同比增長17.0%。剔除高價酸后,平均進口價20.1美元/噸,同比下降77.6%。2023年我國硫酸消費量總計1.09億噸,同比增長5.5%;其中工業用酸約5476萬噸,同比上升6.4%;化肥用酸約5452萬噸,同比上升4.6%。我國硫資源消費量大,對外依存度高,2023年對外依存度約43.4%。2024年1-8月,我國有多套硫酸裝置投產,同時下游需求持續景氣,共同推動硫酸產量增長。1-8月全行業總產量7975萬噸,同比增長7.3%。1-8月硫酸行業平均開工率86.5%,同比上升3.3個百分點。1-8月下游幾個主要行業的產量均有明顯增長,磷復肥、鈦白粉、己內酰胺、氫氟酸四個主要的耗酸行業總計耗酸5214萬噸,同比增長14.6%。其他行業表現一般,1-8月其他行業總計耗酸量2611萬噸,同比下降4.5%。1-8月全國硫酸均價260元/噸。他預計,銅加工費的降低會適度影響銅冶煉酸的開工率,中東硫磺官價將保持堅挺,磷肥、鈦白粉、己內酰胺價格下調,需求減弱。經歷了7-8月的快速上漲后,硫酸價格正處于修復性回調階段;四季度,局部地區有明顯的產能增長,這些地區的硫酸市場面臨下行壓力;但銅冶煉現貨加工費下跌明顯,加之銅礦供應緊張,這將影響部分冶煉企業的開工率,尤其是沒有長單的冶煉企業,開工率將明顯下調;四季度,下游行情較之前有明顯減弱,需求端支撐疲軟;但硫磺國際價格目前運行較堅挺,這將對硫酸價格有托底支撐作用;總體來看,硫酸價格在四季度將面臨下行壓力,下行空間將取決于硫磺價格的走勢。
中聯金信息網硫產業分析師宮米娜做了題為“新能源引擎驅動下 中國硫磺市場規模與增長預測”的報告,她指出,全球硫磺產量2023年恢復正增長的狀態,且增幅較前幾年有明顯的擴大,2023年全球產量為7180萬噸,同比增幅5.3%。預計未來幾年產量繼續保持增長,增幅略有下降,但是基本保持正常的增長幅度。預計2024年和2025年增幅在1.2-1.3%。中國硫磺既是大的產量國,也是大消費國,中國的占比始終保持較高水平。2023年中國硫磺產量約在1049萬噸,占全球產量的15%;2024年和2025年由于供需雙增長,占比將進一步提高,預計產量占比分別提高至16%和17%。2024年前三季度,國產硫磺總產量共計818萬噸,同比去年增加39萬噸,或者5%,1-8月累計進口量為673.9萬噸,相比去年進口量571.2萬噸,同比增加18%。2024年1-8月,中國硫磺表觀消費量共計1398萬噸,較去年同期1260萬噸,同比增加11%或138萬噸??紤]到港口庫存的變化,今年1-8月的實際消耗量增長為20%或者235萬噸。今年1-10月港口硫磺均價為999元/噸,同比去年價格下滑7%。過去十年歷史范圍的硫磺價格來看,今年硫磺整體處在一個相對偏下的位置,并且價格與港口庫存量成反向關。2024年新投產能硫磺將于四季度陸續開始出產品,全年產量將達到1100萬噸,25年預計仍有107萬噸硫磺裝置投產,預計產量超過1200萬噸,國產硫磺供應能力持續增強。2024年前三季度,510萬噸硫磺制酸產能順利投產。6-8月的一波集中投產對硫磺的需求已經體現,至2025年底如果以上項目如期投產,并按照目前硫磺制酸行業的普遍開工6成左右來計算,2025年對硫磺的需求量將增加300萬噸左右。
標普國際高級分析師趙磊做了題為“國際硫磺供需新格局及未來市場預判”的報告,他指出,國際市場化肥價格已經從2021-2022的高位大幅回落,紅海航運危機尚未造成嚴重的供應中斷,化肥市場上的買賣雙方已經學會應對紅海區域的航運難題,從埃及,約旦和以色列向東的航運除了途徑紅海并支付額外的費用之外沒有其他的選項,其他貿易方已經選擇盡量避開紅海,寧愿使用更遠但是相對安全的航線 。2024年全球硫磺供應增長低于預期,全球硫磺產量2024年將達到7900萬噸,同比增長4.4%。據標普國際測算,2023年硫磺的國際貿易量為3440萬噸,同比減少5%。全球硫磺供應將在2025年超過8000萬噸,同比增長2.6%。2024年全球對硫磺的需求增長將達到5%,在2024年,磷肥產量預計將以較高的個位數增長率增加,這得益于摩洛哥、印度尼西亞以及巴西和哈薩克斯坦的新項目的潛在產量增加。中國和印度國內硫磺產能的增加減少了對進口的需求。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的硫磺價格穩步上漲,但在9月份開始回落。 國際硫酸市場方面,銅精礦供應緊張限制了硫酸的出口供應;東亞市場的現貨量有限;東南亞買家的運費進一步增加;在中國,多個省份的本地硫酸價格開始小幅下降;現貨供應緊張和需求回升推動了歐洲硫酸的價格上漲;智利的硫酸需求減弱。預計短期內,磷肥產量預計將有較為明顯的增長;非洲的需求在金屬浸出行業的強勁需求和摩洛哥OCP公司需求改善的推動下保持穩定;印度尼西亞的鎳生產商將繼續穩步實現其擴產計劃;工業和化工領域的總需求預計在2024年同比增長2%;東亞地區將繼續是工業和化工領域最大的區域性消費市場。
湖北聯投集團有限公司商貿礦產資源一部副總經理熊治誠做了題為“全球磷礦-磷肥市場供需情況及未來預期”的報告,他指出,截至2024年,全球磷礦儲量約為740億噸,2023年產量約為22億噸。中國磷礦豐而不富,貧礦多,富礦少,平均品位僅 17%,遠低于摩洛哥(33%)和美國(30%)。我國磷礦儲量為38億噸,占全球儲量的5%,排名第二;而產量穩居世界第 1 位,2023年中國磷礦石產量超 9000萬噸,中國以不到全球 5%的資源供應了全球近一半的需求。國內磷礦石市場供需雙強,全國每年近1億噸市場供給量,其中40%在湖北,其余集中在云貴川地區。預計2024年進口量超200萬噸。國內高品位、高鎂礦將持續緊張,主流礦山將繼續挺價;受全球大宗商品走勢影響,國內國際船運市場運價優勢,或將影響供應格局,進一步影響傳統礦山挺價意愿。磷肥市場2024年行情特點“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入夏后市場情緒持續高漲,挺價明顯9月初進入拐點,截至9月末,持續下行中。
上海顏鈦實業有限公司信息市場部總監楊遜做了題為“中國鈦白粉市場或對硫酸實現倒推式向好”的報告,他指出,2023年度,中國涂料工業總產量3577.2萬噸,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4.5%(各種涂料中鈦白粉含量5%~30%不等)。初步預測,2024年全年涂料產量超過3681萬噸。涂料在下游應用領域中占比雖大,但并非全部用于房地產,其中建筑涂料約80%用于房屋翻新重涂,20%用于新房。2023年,全國塑料制品行業匯總統計企業完成產量7488.5萬噸,同比增長3.0%,仍有上升潛力(各種塑料中鈦白粉含量2%~5%)。未來鈦白粉行業新增產能共計388.5萬噸,其中氯化法172萬噸,硫酸法154.5萬噸,鹽酸法62萬噸。在全球的鈦白粉消費區域中,亞太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0%;其次是北美地區,約占28%;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約占35%;拉美地區約占7%。亞太地區是全球鈦白粉需求增長最快的地區,年增長率超過5%。2019年中國鈦白粉出口量首次突破100萬噸以來,2023年更是達到164.16萬噸,凈出口達到155.71多萬噸。除了傳統行業需求之外,正極鋰電池、化纖、皮革、化妝品、醫藥、食品、導電、空氣凈化、光催化等行業的需求越來越多。從鈦白粉行業角度看,當鈦白粉漲價的時候,鈦精礦配合調漲可以起到推波助漲的作用;當鈦白粉降價的時候,鈦精礦就算調漲,對鈦白粉成本助推動力顯現不出來。反過來,涂料行業好可以帶動鈦白粉市場,鈦白粉行業好可以帶動硫酸市場。
恒申集團化工國際營銷中心市場高級分析師陳英俊做了題為“強者恒強-穩健發展的己內酰胺市場”的報告,截止至2023年底全球己內酰胺產能超過1000萬噸,其中近幾年供應主要增長動力來自于中國,2023年中國大陸總產能678萬噸,占全球比重66.9%。2024年中國預計新增產能近100萬噸,至今已投產85萬噸。未來五年國外暫無己內酰胺產能新增計劃,2022年日本住友化學決定關閉作為尼龍原料己內酰胺的生產設施,退出愛媛工廠(愛媛縣新居浜市),該己內酰胺裝置的產能為8.5萬噸/年;2023年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3月24日宣布將關閉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多套化工裝置,包括己內酰胺、合成氨、環己醇、環己酮裝置,這些措施將在2026年底前逐步實施。2023年國內己內酰胺產量514.52萬噸,同比增長15.33%,2023年進口量15.35,同比增長77.83%。截止2024年8月年中國累計出口己內酰胺 12.74萬噸,同比去年同期上漲82.26%,其中包括俄羅斯進口再出口。中國臺灣、韓國和印度為中國己內酰胺主要出口地區,出口總占比70%。另外越南、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斯洛文尼亞緊隨其后。己內酰胺目前出口地仍以亞洲為主。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臺灣今年進口大陸己內酰胺7.28萬噸,較去年全年增長了281%。歐洲能源危機和對俄制裁,改變了我國己內酰胺進出口的走勢,2023年2月我國己內酰胺出口量達到峰值,超過1.2萬噸。隨著我國己內酰胺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逐步增加,預計未來己內酰胺的出口量仍將增加。己內酰胺擴能延續,2024年有2套新裝置投產,部分在產裝置去瓶頸擴能,共計近130萬噸產能增量。供應預期:2024年1-9月己內酰胺產量456萬噸,預計2024年全年產量將突破600萬噸。己內酰胺行業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是未來主流趨勢;己內酰胺、錦綸生產企業通過產業一體化、產業園集群化增強產銷規模優勢。己內酰胺廠家向下游擴張產能,產品競爭將進一步向上、向下發展轉移到純苯和PA6等其他差異化產品競爭。各家公用工程及主原料環己酮配套日趨完善,基本實現環己酮-切片一體化。己內酰胺-尼龍6行業產能增速預期在2024-2025年達峰,行業內落后產能開始逐步淘汰。
19日,與會代表集體到溧陽中聯金智慧物流園和江蘇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參觀交流。